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五台山(1)】
【五台山(1)】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,为五台山脉的主峰,山势雄伟,五峰耸立,峰顶平缓如台,因此得名。又因山中气候清凉宜人,故又名清凉山。其五峰分别为北台叶斗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新兴佛教青年运动】
【新兴佛教青年运动】 日本妹尾义郎于1931年发起的‘新兴佛教青年同盟’的实践活动;为社会主义式的佛教运动,为日本·昭和时期在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下,所产生之最知名的强烈抵抗运动。此一运动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朱伞】
【朱伞】 指以朱染油纸所制之伞。又称朱盖、朱柄伞、大伞。此伞柄长八尺,下方钩屈,系于屋外行道或露天法会时,为导师或主要僧众遮太阳时所用。原创自印度,由于印度气候酷热,故王者或贵人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仁和寺】
【仁和寺】 日本真言宗御室派总本山。位于京都市右京区御室大内町。山号大内山。又称仁和寺门迹、御室御所。仁和二年(886)光孝天皇敕建,光孝天皇崩殂后,宇多天皇继建,于仁和四年落成。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福生天】
【福生天】 (梵Pun!ya-prasava,藏Bsod-nams-skyes)又作波栗推诃或维呵,意译生福、得福、受福、无量严饰、无量密身、无量光、无量广、广妙或用果。色界十八天之一,亦即第四禅之第七天。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出世间】
【出世间】 (梵lokottara,巴lokuttara,藏h!jig-rten-las h!das-pa) ‘世间’之对称。又单称出世。世间是有漏的别名;出世间即谓出离有漏系缚的无漏解脱法。《法华经》卷二〈譬喻品〉云(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三教合一论】
【三教合一论】 主张儒、佛、道三教融合为一的说法。佛教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;至三国、西晋、东晋期间陆续进行佛典的翻译。当时的佛典翻译多采用老庄思想,可见佛、道的交流早已存在。降至南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伊师迦山】
【伊师迦山】 (梵Isi^ka) 山名。‘伊师迦’译作‘仙人’。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,《大毗婆沙论》卷四十六云(大正27·241b)︰‘五百仙人在伊师迦山中修道。’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卷二十五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法差别相违因】
【法差别相违因】 (梵dharma-vis/es!a-viruddha-hetu,藏chos-kyi khyad par phyin-ci-log-tusgrub-par-byed pa、chos-kyi khyad-par dan%h!gal-bah!I gtan-tshigs) 因明学用语。又作法差...
中华佛教百科全书——【五部秘观】
【五部秘观】 密教用语。指佛部、金刚部、宝部、莲华部、羯磨部的诸尊法。此三摩地门在密教中属于师资嫡传,而在其他教派中并无此法门。兹就五部秘观略述如次︰先观本尊供奉在坛上,次观吾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