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崇圣寺三塔南北呼应的一塔寺,本名弘圣寺,也是始建于大理国初期的密宗佛教重要寺院。它地处龙泉峰麓,毗邻怪石嶙峋的绿玉溪,虽不在深山密林,但平日少有香客光临,正是个高僧远离尘世潜心修行的场所。谁能想到,就在这里,和尚们却与老虎打上了交道。
元朝至正年间,住持弘圣寺的大比丘名叫德宗,他不但佛法高超而且精通药草,常以奇妙秘方治病救人。德宗大比丘有个年轻的得意门徒,法名叫小澄。小澄本是赵州人,出家到弘圣寺不久,因聪慧过人而深受德宗喜爱,常被派进苍山采集药草。这小澄和尚悟性虽高却十分贪玩,每每外出常不能按时回寺。这一天小澄打早上山,到太阳落山还不见回来,德宗只好派另一个叫小澈的和尚前往寻找。小澈从寺后穿过密林一直来到绿玉溪边的石马牌,只见溪边的草地上小澄正和两只老虎比赛翻跟斗,玩得兴高采烈。还未等小澈回过神来,两只老虎一见小澈便吼声如雷朝他直扑过来,吓得他刹时面如土色,浑身抖如筛糠。危急关头,只听小澄大喝一声:“畜牲!还不赶快拜见我的小澈大师兄!”于是两虎立刻跪伏在地,乖巧得如同家畜一般。
小澈此时才从容地对小澄说“师弟太阳落山还不归寺,师父怕出事,叫我到处找你。快收拾回去吧,免得师父操心!”小澄把当天采的药草捆成两捆,叫两只老虎各衔一捆一直送他们来到寺后才回去。小澄恳求师兄:“您今天所见之事,说来还十分话长,待空闲时我慢慢讲给师兄,但望兄千万不要告诉长老,以免他不再让我进山。”小澈答应下来,自己倒也守口如瓶,却不料当晚之事却被一个挑水的和尚从远处看见,惊异得不得了,便悄悄禀报了德宗长老。
德宗长老得知此情也将信将疑,第二天便把小澄叫来询问。小澄知道已经瞒不过去,便只得一五一十把实情如实相告。原来,小澄奉师父之命常进苍山深处采药,去年有一天偶然在密林里看见一支母虎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,旁边蹲着两支只有猫大的幼崽可怜巴巴地看着小澄,口中发出嗷嗷嗷的声音像是哭泣又像是在求助。小澄蹲下身子轻轻抚摸母虎时,发现它耳根处有伤,还在冒着血珠,又听见背后的草丛中有响动,猛回头却只见一条毒蛇还在昂着脖子吐着信子怒视着自己,便知正是这毒蛇伤了母虎,于是操起小锄头追打毒蛇直至它逃离。母虎望着小澄,眼里滚出几大颗泪水。事不宜迟,小澄便忙不迭地按师父平日所教的秘方找来龙珠草、重楼、天南星、虎掌草、百毒消等捣成药糊敷住伤口,又连拖带扛把母虎挪到岩石下边避雨处,还把两只小虎抱到它身边。此后天天进山为母虎疗伤。十天后母虎康复,与小澄成了好朋友,经常陪他采药。一年过去,两只小虎也长大了,母虎远游寻找伴侣,将两只虎子留下继续陪伴小澄。小澄找到药株,两虎便用利爪刨将出来,采足一天的药草便口衔药篮送小澄回寺,还非常通人性,从不伤害众生。
有一天,德宗长老要召见两虎,小澄果然领着两虎来到寺里,两虎一见长老便匍匐在地,连连叩头。德宗讲经时,两虎也蹲在墙角静静地聆听。德宗非常高兴,觉得小澄很成器,将他提升为入室弟子。十八年后,小澄当上了弘圣寺住持,两虎便经常来寺拜见。有一年,地大震,两虎还从废墟中救出伤者20多人。后来,小澄进了鸡足山,两虎又带着子子孙孙到鸡足山,在华首门边的伏虎寺陪伴小澄,直到他圆寂。
这是一个老虎报恩的故事。知足感恩本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,素有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的民谚。殊不知就连兽中之王也有此天性,为了感恩可以完全抛弃自己的威风,甘当忠实的仆人。(作者:尹明举/稿源:大理日报)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foxueonline.com/fofarumen/foxuejichu/3380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